食用安全|保鮮紙包隔夜餸 毒物科醫生揭3大NG做法:恐增患癌風險

食用安全

撰文: 羅嘉欣

發布時間: 2025/02/14 17:56

分享:

分享:

【保鮮紙/保鮮/食用安全/隔夜餸/癌症】保鮮紙是不少家庭的必備品,不少人都用以包裹隔夜菜保鮮,但原來這類產品假如使用不當,有可能會釋出有害物質,甚至增加罹癌風險!台灣毒物科醫生拆解3大常見錯誤用法,教大家4招安全保存隔夜餸,強調用1物保存更加安全。

最新影片:

台灣毒物科醫生顏宗海於當地健康節目《健康1+1》分享指,保鮮紙主要由「聚氯乙烯(PVC)」及「聚乙烯(PE)」兩種塑料材料製成,當中PVC材質保鮮紙於高溫下容易釋放出塑化劑,而這些塑化劑屬於環境荷爾蒙,長期接觸下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危害,例如影響兒童性早熟,甚至增加成人乳癌風險。

醫生於節目中拆解保鮮紙成分。(影片截圖)

顏醫生強調,保鮮紙所謂的「保鮮」其實在於阻隔灰塵,假如想維持食物新鮮,還是使用雪櫃保鮮,並非包住保鮮紙便可維持新鮮,故使用保鮮紙時應避免以下3大做法,以減輕健康風險:

食用安全|使用保鮮紙3大NG做法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食用安全|保存隔夜菜4大正確方法

顏醫生表示,塑化劑對人體的危害是經過長期累積的,呼籲大眾應提高警覺,選擇安全的食物保存方式,想要正確保存隔夜餸,建議大家可遵循以下4大方法:

點擊圖片放大
+5
+4

由於玻璃材質穩定,不會釋放有害物質,因此顏醫生亦強調指,以玻璃保鮮盒裝餸是保存隔夜餸最安全的方式,除了玻璃保鮮盒外,也可以選擇其他無毒材質容器,例如不鏽鋼、陶瓷製品等,同樣可確保飲食安全。

同場加映|安全食用隔夜飯6大重點

除了保鮮紙,台灣泌尿科醫生高銘鴻就曾於社交平台發文,講解食用隔夜餸6大安全貼士,避免過夜飯菜上滋生大量細菌,而影響食用者健康:

點擊圖片放大
+7
+6

同場加映|隔夜蔬菜致癌風險

「營養生」(Negimen)營養師Queenie曾指出,不是每樣餸菜都適合帶飯,一些餸菜如莧菜、小棠菜、白菜等,並不適合隔夜帶飯,全因隔夜蔬菜裏的硝酸鹽,可經細菌或酶作用轉化為亞硝酸鹽。

食安中心過去亦曾檢測73種新鮮蔬菜樣本的硝酸鹽含量,硝酸鹽含量最高為葉菜類蔬菜,接著是塊根和塊莖類蔬菜,風險最低則是瓜菜或果菜類和豆類蔬菜:

點擊圖片放大
+8
+7

資料來源:健康1+1

相關內容

藥物處理|放雪櫃「保鮮」?   台灣醫生建議正確處理藥物3招式

【食用安全】6種蔬菜簡易保鮮方法 一招防潮避免薯仔發芽

【儲糧抗疫】營養師大廚教食材保鮮攻略 菜放雪櫃變乾可浸水還原水份【內附蔬果保鮮期限】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